一、加藥前的準備工作
先用PH試紙測量從調(diào)節(jié)池進入?yún)捬醭貜U水及好氧池流入二沉池廢水的PH值,確認這兩種廢水的PH值大于7,均為堿性。若從調(diào)節(jié)池進入?yún)捬醭貜U水為酸性,需查找酸性廢水來源并加以解決;二沉池廢水的PH值低于7,為酸性時,會對2#高效絮凝劑及聚合氯化鋁的處理效果產(chǎn)生不良的影響,因此二沉池廢水的PH值需大于7,這樣才能充分發(fā)揮2#高效絮凝劑及聚合氯化鋁脫色絮凝澄清效果,當(dāng)二沉池廢水為酸性時,應(yīng)在好氧池前端添加純堿或液堿以提高出水PH值及好氧處理效果。
二、1#生化凈水促進劑的加藥操作規(guī)程
加藥點:在焦化廢水進入調(diào)節(jié)池的入水口或調(diào)節(jié)池中有較強湍流的地方投加。
加藥量:每天分兩次,間隔12小時投加,每次投加量為2桶半,約62.5KG,每天投加共計125KG。
加藥方式:投加時將每桶藥劑間隔3~4分鐘投加,以便藥劑與廢水充分混合,減少局部不勻。
三、2#高效絮凝劑加藥操作規(guī)程
加藥方式:將2#高效絮凝劑按1份藥劑加4份自來水稀釋,將稀釋后的藥劑用泵連續(xù)打入;若泵的流量過大或過小,可增加或減小稀釋比例,使之與泵的流量相匹配。
加藥量:稀釋藥劑的加藥流量=9.375KG/h×5=46.875KG/h,每天2#高效絮凝劑原藥的加藥量=9.375KG/h×24=225KG,即每天投加9桶。
加藥點:為二沉池廢水流入加藥池的入口處;若選在二沉池出水的匯流口處加藥更好,這樣混合會更加均勻。
四、聚合氯化鋁的加藥操作規(guī)程
加藥方式及加藥量:按現(xiàn)行工藝投加。
加藥點:選在2#高效絮凝劑加藥池的后面的池中投加。
五、加藥處理效果判定
5.1 1#生化凈水促進劑處理效果判定
1#生化凈水促進劑的主要作用是增強生化池中微生物的活性,促進顆粒污泥的形成,提高生化處理效果.
處理效果判定:取調(diào)節(jié)池進入?yún)捬醭貜U水,測COD,命名為COD1;
取好氧池流入二沉池廢水,測COD,命名為COD2;
1#生化凈水促進劑處理效果以經(jīng)生化處理后廢水COD的去除率衡量:
生化處理廢水COD的去除率=(COD1-COD2)/COD1×100%
在生化處理正常的條件下,生化處理廢水COD的去除率越高,1#生化凈水促進劑處理效果越好。
5.2 2#高效絮凝劑處理效果判定
2#高效絮凝劑是通過與廢水中帶電荷的極性有機物反應(yīng)凝聚,并生成絮體沉降,從而達到脫色、絮凝澄清及去除廢水中COD的效果。
處理效果判定:取好氧池流入二沉池廢水,測COD,命名為COD2;
取砂濾后的出水,測COD,命名為COD3;
2#高效絮凝劑處理效果以經(jīng)絮凝沉降和砂濾后廢水COD的去除率衡量:
絮凝處理廢水COD的去除率=(COD3-COD2)/COD2×100%
在正常處理的條件下,經(jīng)絮凝處理后的廢水COD的去除率越高,2#高效絮凝劑處理效果越好。最終出水顏色越淺,脫色效果越好。
5.3 1#生化凈水促進劑及2#高效絮凝劑綜合處理效果判定
以廢水經(jīng)生化和絮凝過濾后總的COD去除率衡量:
廢水總的COD去除率=(COD1-COD3)/COD1×100%
經(jīng)生化絮凝處理后總的COD的去除率越高,1#和2#綜合處理效果越好。最終出水顏色越淺,脫色效果越好。此外,NH3-N、酚、氰含量越低,處理效果越好。
六、試驗時間及試驗記錄
試驗時間:3~5天。根據(jù)需要決定是否延長試驗時間。
進水及出水COD,根據(jù)需要決定是否測量二沉池中的COD;
1#及2#藥劑每次加藥量及每天總的加藥量;
從調(diào)節(jié)池進入?yún)捬醭貜U水及好氧池流入二沉池廢水的PH值;
廢水總的COD去除率;
保留進出水水樣。